失智症症狀
因中樞神經發炎,腦部細胞萎縮所引發的失智,不僅使記憶力退化(尤其是短期記憶),
同時伴有判斷力、執行力偏差、語言重複現象(這是老化較不會發生的),以及情緒、人格的變異等等。
而失智症患者日常生活易發生:記不住方向、易迷路、晴天執意帶雨傘等,
這都不是老化的徵兆!
若有上述情況,建議盡速就醫以進行詳細檢查與治療。
目前,台灣失智症患者已達30萬人,而失智症協會推估,至2031年,失智症患者可能達到46萬人。
近年來,65歲以下患早發性失智症的人數也有增多!
一旦確診為失智症,便是條漫漫長路,對失智者及家屬都是很大的身心考驗。
故避免失智症應即早做起!
預防失智症
平日可發展合宜的社交活動,如:烹飪、花藝、太極拳等,
除了能培養興趣、交友外,亦可協助促進大腦的活動;
而良好的交誼氣氛,不僅可穩定情緒,也有不錯的舒壓效益,能促進身心的和諧。
從年輕時也應即早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,如:作息規律、適當的運動、營養均衡等,
應避免過度食用人工添加食品與反式脂肪酸。
失智症多會發生記憶力退化、空間感混亂等現象。
要避免失智,以下為生活作息相關的建議:
- 壓力的釋放:
壓力是身心失調很大的因素。故舒緩壓力對身心協調非常重要。 - 建立思維邏輯:
現代工商繁忙的社會,經常同時間處理許多事情,然而過多的外界干擾可能令大腦運作不順暢。
因此,建立有效益的思維邏輯亦是不可忽略的。 - 睡眠品質:
若就寢時間極不固定,無法建立自身的生理時鐘,會干擾自主神經系統及內分泌系統,造成生理機能衰退。
生活有規律,就可避免自主神經系統失調
在壓力、快節奏的生活下,若出現疲憊、無力、失眠、胸悶、不自主心悸等現象,
極有可能是自主神經失調。
自主神經包括:交感神經、副交感神經。
若自主神經失調,不能正常的生理運作,就容易引發焦躁、憂鬱的心理壓力,
或是肌肉痠痛感、四肢冷、麻,上胸腔不適、緊悶,以及眼睛疲勞等生理困擾。
至於如何改善自主神經失調呢?
- 生活作息規律:
以規律的生活調整生理節奏,假日有適宜的休閒活動,以抒發壓力。 - 注意飲食:
降低咖啡因的攝取量,避免過度食用過辛、過辣及煎炸、高油脂的食物。 - 提升睡眠品質:
良好的睡眠品質保證了生活質量。
然而在今日社會,電子產品不離手,再加上工作壓力、三餐不定時等,
造成自主神經系統受干擾,睡眠自然受到影響。
提升睡眠品質的建議
- 鈣、鎂:
時常介紹的睡前營養素。鈣除了是骨骼的基礎外,鈣與鎂亦可放鬆肌肉、穩定神經細胞。
平時可從小魚乾、堅果、牛奶來攝取這些營養素。 - 色胺酸:
可增加睡意、提升睡眠品質。菠菜、蛋、鮭魚皆含有豐富的色胺酸。 - 褪黑激素:
人體可自行合成,是促進睡眠的重要賀爾蒙,一般會在夜晚分泌以助睡眠。
在睡前1小時,不妨置身於舒適的休憩環境,可產生睡眠所需之血中褪黑激素濃度。
失智者記憶力退化的影響因素
失智症患者主要是腦細胞的海馬迴受損,導致記憶喪失(尤其是短期記憶)。隨著病情病變,判斷力、執行力也會退化,最終生理器官嚴重失能、衰竭。
成年後,海馬迴亦可能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萎縮,尤其若作息紊亂,更會加速退化的速率。
影響的因素有:
- 熬夜:
長期熬夜、睡眠不足的人,大腦思維邏輯功能受損,同時也因疲勞不易消除,
進而使記憶力退化。 - 代謝綜合症:
高血壓、高血脂、高血糖引發的代謝綜合症會干擾正常的生理運作,導致器官失調。 - 憂鬱:
不僅影響心理,更會造成生理負擔,使記憶力弱化。
延伸閱讀:失智記憶力退化的原因與強化
可強化海馬迴生理功能的因素
- 適度運動:
可延緩海馬迴的萎縮速率,同時也可強化肌肉張力,增加血液循環作用。 - 健康飲食:
代謝症候群會損傷心血管功能,造成腦血管病變,導致記憶力及認知功能的退化,
而健康的飲食有助於維持正常的血壓、血脂、血糖。 - 良好社交:
有益的社會人群互動,有助於保持心情愉悅與積極、正向的人生,
亦可強化大腦血流、活化腦細胞。 - 失智症的中藥調理:
- 丹參:擴張冠狀動脈血流,強化大腦血液循環。
- 川芎:活血行氣、改善血液流動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