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EWS
天樹學堂

因應氣候環境與失智者情緒的生活照護

失智症的現況與影響

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發表報告指出,失智症是公共衛生的優先要務。預計到2030年,全球失智人口將達到6,457萬人。這意味著,失智症已成為必須面對與照護的重要議題。

失智症並非僅限於老年人,其發病年齡可能介於40歲至65歲以上。其主要病因包括神經發炎與腦細胞退化,導致認知功能衰退、判斷力與執行力下降,並伴隨焦躁、妄想等情緒症狀。

失智症的常見症狀

  • 記憶力衰退

  • 語言障礙

  • 情緒與人格變化

  • 焦躁、妄想、幻覺等心理困擾

一旦確診失智症,患者的平均病程約為8至12年,期間的醫療、照護與復健費用可能高達千萬元。


生活日常防失智

預防勝於治療,面對高齡化社會,應從飲食、運動、作息等方面提升生活品質。根據2020年柳葉刀的研究,日常遵循以下措施可有效降低失智風險:

  1. 營養攝取:地中海型飲食

  2. 代謝管理:控制血壓、血脂、血糖

  3. 生活習慣:適量運動、控制體重、充足睡眠、戒菸限酒

  4. 社交活動:積極參與社交互動

  5. 心理健康:保持樂觀開朗

此外,高血壓、高血脂、高血糖與失智症有密切關聯,糖尿病患者的失智風險更高。血管健康不佳可能導致腦部血液循環不良,引發血管型失智。

有助於腦細胞健康的食材

  • 堅果類(南瓜子、核桃):富含不飽和脂肪酸

  • 魚類(秋刀魚、鮪魚):富含DHA,有助於腦細胞發育

  • 深綠色蔬菜:含有亞麻酸,可轉換為DHA,並富含鐵質

  • 雞蛋:含有卵磷脂,是神經細胞的重要成分

  • 水果類(藍莓、胡蘿蔔、番茄):抗氧化,保護腦細胞


失智者的情緒與環境照護

失智症患者的情緒變化可能包括:

  • 情緒不穩、易怒、焦慮

  • 社交退縮、排斥陌生人

  • 變得固執、行為模式保守

照護者應多了解患者的情緒變化,給予鼓勵與支持,以維持其情緒穩定,減緩病情退化速度。

氣候變化對失智者的影響與照護建議

  1. 衣物選擇:穿著吸汗舒適的衣服,依天氣適時增減衣物

  2. 空氣濕度:保持適當濕度,避免過度潮濕影響食慾與健康

  3. 居家環境:定期清潔空調濾網,保持空氣清新,減少過敏原與病菌


失智症的草本調理

失智症會導致生理功能退化,適當的草本調理有助於改善體質,提升健康。

有助於氣血循環與腦部健康的草本

  • 山楂:降血脂、促進消化

  • 黃耆、杜仲葉:提升細胞活力,強化筋骨

  • 丹參:促進血液循環、調節血糖

透過養護脾胃、適量運動、推拿促進氣血循環,可有效減緩失智症的發展,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。

 

 

如果想了解更多關於失智照護的相關知識。
 

歡迎加入專業的健康知識 LINE 帳號,

我們將有許多專業的知識可以提供給您,

請點此加入 LINE 官方群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