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樞神經發炎,腦細胞逐漸萎縮所引發的失智症,並非單一症狀,而是生理與心理漸進式失能的過程。
其特徵包括記憶力嚴重退化、判斷力與理解力下降、方向感缺失,情緒上則可能出現焦慮、憂鬱,甚至具攻擊性的人格,並常伴隨偏執與妄想現象。建議照護者了解失智症的早期、中期與晚期病程,才能提供更適切的照護。
失智者的偏執與妄想
由於腦細胞受損,失智者可能會出現妄想、幻覺、判斷偏差,甚至語言與行為上的攻擊性反應。
照護時應以觀察為主,建立信任感,避免與其爭論對錯,失智者會如此不理性,是因為判斷力混淆,失智者的暴力行為通常是短暫的,情緒發洩後甚至會忘記自己曾做過的事。
如何應對失智者的情緒與行為
- 留意生理狀況
攻擊行為可能來自生理狀況,例如焦躁、憂鬱的情緒失常,或是服用某些藥物後的副作用。 - 建立友善環境
- 製作簡單的指示圖卡與動線標示,方便失智者日常生活。
- 居家環境應保持安靜、簡單,確保良好採光,並設置防滑措施與扶手。
- 保持作息規律
- 固定時間起床、盥洗、用餐與散步,減少失智者的混淆感,降低異常行為的發生。
了解生理時鐘
生物體的運作遵循24小時的生理時鐘,這種有序的節律影響人體的休息與活動。若生理時鐘混亂,可能會導致睡眠障礙、情緒不穩、代謝異常等問題。因此,維持規律的生活節奏對失智者尤為重要。
注意肌少症
隨著失智症病情發展,活動力下降,骨密度流失,可能導致肌少症,甚至增加骨折風險。
- 肌肉可透過鍛鍊強化,適量運動如晨跑、散步、平衡訓練,都能幫助維持肌力。
- 建議補充草本膳食促進營養吸收,如:
- 陳皮:促進胃腸消化
- 黃耆:強化細胞活力
- 龜板:補充膠質

空氣污染與失智風險
國際研究指出,空氣污染可能加速阿茲海默症的發展,特別是 PM2.5 細懸浮微粒 會刺激生理免疫反應,提高失智風險。因此,保持居家環境的清潔與空氣品質,是維護健康的重要一環。
冬季失智者的照護建議
寒冷季節需特別注意失智者的保暖,可採取以下措施:
- 泡腳:每天用 40°C~50°C 的溫水浸泡至腳踝,可促進血液循環。
- 飲用薑茶:晨間飲用溫熱薑茶,可暖身並提升抵抗力。
- 穴位按摩:泡腳時可按摩足三里、三陰交等穴位,增強生理機能。
如果想了解更多關於失智照護的相關知識。
歡迎加入專業的健康知識 LINE 帳號,
我們將有許多專業的知識可以提供給您,